烟台勇破坚冰,构建“9+N”改革制度框架体系——用好关键一招,激活一池春水
发布日期:2019-12-18 09:32 访问次数:

      12月1日至8日,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率烟台党政代表团,随省代表团访问韩国、日本,共接洽日韩知名企业、商协会组织代表300余人次,走访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跨国公司10家,对接推进5个在谈重点项目,签约19个合作机制、平台和项目,涉及投资额20亿美元。


  “能够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,一是主要领导带队,二是有一支高效、专业、能打硬仗的招商队伍。”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烟台针对部门职能分离、力量分散的弊端,去年把内资招商职能与外资招商职能整合到市投资促进中心,实行一体招商。组建了100人的专业招商队伍,围绕智能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了8个招商专班,设立京、沪、深3个招商点和日本、韩国、香港三个境外经济合作中心。


  8个专班围绕各自产业“精耕细作”,集中起来又能打大仗。招商体制改革在“统分结合”中提升了效能。今年,全市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37个,前三季度合同利用外资、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96.2%和20.4%。


 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烟台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。尤其是近年来,面对中韩(烟台)产业园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、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,烟台市全面深化改革,勇破坚冰,逐步构建起以园区、企业、城建等九大重点领域改革为主体,以文化、教育、卫生等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为协同的“9+N”改革制度框架体系,为高质量发展积聚动能。


  “在去年的园区体制改革中,我们把20多个部门精减为15个。今年,我们精减合并为10个,着重打造‘大经济’‘大招商’‘大建设’等大部门体系。这些主业,是开发区的‘初心’和‘使命’。”烟台开发区管委相关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个例子:该区按照改革的要求,整合发改、经信、科技、商务、统计等6大领域职能,突出经济与科创的融合,组建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局,实现了“产业+科技+创新”一个部门统筹、服务企业一个口子对外。


  对于省委重点工作部署,烟台市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行动,当先锋、打头阵、主动扛起改革责任担当。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《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后,烟台市委高度重视、迅速行动,成立由市委书记张术平任组长、市长陈飞任副组长、相关市级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。


  烟台开发区通过“大部制”改革机构数量,员额总数压减1/2以上。积极剥离社会事务,教育、体育、卫生、市场监管等职能上收市级,其他职能下放镇街,重新厘清了行政职能与市场运作的边界,突出了管委会的主责主业,重聚服务经济发展的合力。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东风,烟台开发区还组建了烟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,积极优化营商环境。近日推出“中日韩跨国审批”,投资者不出国门就能快速办理片区企业注册登记。实行涉企审批事项自我声明制,申请材料由231项精减至149项,审批承诺时限由3个工作日变为即来即办。烟台片区设立以来,新开办企业是去年同期的1.5倍。


  手机一点,住房公积金“秒到账”,再也不用抱着一撂纸质材料排队、跑窗口。烟台市民最近实实在在感受到大数据运用带来的便捷。这背后是体制机制改革和流程再造。为了让信息数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、方便市民,烟台市于去年底组建了大数据局,并于今年打响了数据归集“百日会战”。截至目前,已归集33个单位222类13.5亿条政务数据,基本消除了困扰烟台20年的政务“信息孤岛”“数据烟囱”。


  “秒提公积金,看似轻轻点几下手机,背后其实是市委编办、公安局、民政局、人社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十几个部门的支撑,是数据代替人‘跑路’。”烟台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大数据归集只是第一步,应用是第二步,接下来还会倒逼各部门再造流程,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再提升。


  赴京冀沪学习归来后,烟台市以刀刃向内、自我革命的精神,加快推进流程再造。9月30日,烟台在全省率先印发《聚焦五大领域加快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》,制定了明晰的“路线图”。方案以全面推行“一窗受理”“一链办理”“一网通关”为总的目标要求,对涉企审批、为民服务、城市管理、项目落地、自贸试验区等五大领域50个方面的工作逐条进行梳理提速。烟台市通过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、融会贯通,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。前三季度,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%,海洋经济增长11.3%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。去年签约的115个重点项目,89个完成注册,54个开工,先进结构材料产业、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新旧动能转换有望率先走出“阵痛期”,达到“平衡点”。(胶东在线)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